首页 | 学院概况 | 党建工作 | 师资力量 | 学科建设 | 教学工作 | 科学研究 | 学团工作 | 专题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学团工作>>就业创业>>正文
志愿服务
2017-09-26 10:13  

 

 “身边的核辐射”志愿环保科普“微行动”

 

一、基本情况

(一)宗旨、业务范围、历史、活动品牌、荣誉声誉。

以“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为宗旨,涵盖水资源节约和利用、废旧物品分类处理和再利用、科学认知核辐射三个领域。

成立于2011年6月,拥有志愿者318人其中全国、青岛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16人,创始人李浩荣获全国“百佳绿色先锋”第七名(全省唯一)、“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200强,被《青岛日报》头版誉为“岛城环保明星”。5年打造水资源节约保护、校园废旧衣架书架、核辐射科普三项品牌。

获批我校首个“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小额资助项目”和“青岛市科普工作项目”,获评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创新协会、青岛市优秀环保社团等荣誉称号。《中国新闻网》、《人民网》、《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青岛电视台》等60余家媒体先后200余次报道。

(二)在社会救助或社会工作服务方面发挥的作用和已有经验。

突出“环保”与“科普”两大元素的对接和融合,坚持五年不断线先后开展160余项活动、组织2000余人次参与、发放宣传资料30余万份,人均服务时间达60小时、社会受众面达25万余人次。

连续5年开展“水资源节约利用和垃圾分类处理”科普环保志愿活动,走进青岛高校中小学23所、公司企业28家、广场商场21个和社区街道18个开展活动100余次,受众群体达10余万人。

连续4年承办“青岛市市北区环保创意设计大赛”,政府科研教育机构、高校、中小学生累计提交科技环保作品428项,其中获批国家发明专利24项,累计参加人员达3600余人。

连续5年举行“废旧衣架书架”校园环保爱心行,累计把3万余件洗净后的学生废旧衣服、新生军训服等,以及5万余册书籍捐助菏泽、德州等省内和青海、宁夏、贵州等省外欠发达地区中小学,收到当地小学和孩子的感谢信等60余封。

连续2年开展“身边的核辐射”环保科普宣讲,累计推出视频120分钟、挂历9份、展板36块、传单3万张、讲座38次,受众群体达5万余人次,居民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

5年探索实践,构建了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实施了微博、微信、微视频、微讲座等新媒体“微”行动,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背景

(一)项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1.社会发展利用“核能源”保护环境的需要。开发和利用核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但民众因核知识匮乏导致的恐惧已阻碍核能源发展。山东海阳核电站因与青岛直线距离仅108公里,岛城民众对这一核电站的建设心存忧虑。对民众进行核能源和核辐射等传统“显性核辐射”的科普非常必要。

2.民众消除恐惧科学认知“核辐射”的需要。核辐射存在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之中,如移动通讯发射基站、化工石油机械设备作业、室内装潢装修材料、燃料燃烧发光发热、医院医疗诊断设备等等生活中所见所用所感,都存在一定程度核辐射。民众对上述核辐射的产生机理以及破坏程度并不清楚,进而导致“谈辐射而色变”。对民众进行“隐性核辐射”有关知识的科普非常必要。

 (二)项目可行性:配套资金、工作团队、活动能力、既有经验等。

2016年5月获批学校重点资助青年志愿服务品牌项目1.5万元并将根据山东省支持情况另行追加配套资金,并于2015年5月获批青岛市环保局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联合资助重点项目3.5万元、2014年7月获批学院青年志愿服务实践面上项目1万元,截至目前已到位经费4万元。

山东省海外泰山学者董立峰教授(专业知识)和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毛常明博士(组织实施)担任指导教师,他们具有材料学科融入核辐射机理的扎实基础。团队核心成员由全国“百佳绿色先锋”李浩及材料、化学、信息等不同专业的12名同学组成,均具有2014青岛世园会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经历,且对本专业在核辐射领域的应用有较清晰把握。他们具有团队合作、社会调研、宣传推介、新媒体应用等良好素养。

团队成员因专业兴趣和志愿热情凝聚到一起,高度关注“核辐射”尤其新媒体“微行动”视角更加激起了我们的兴趣。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校内从志愿者招聘培训到项目实施到申请校方支持等,在校外从联系团组织到具体协调沟通企业街道社区到路演推介等,具备了较强的策划组织执行能力。

构筑政府、社会、高校、学生“四位一体”工作机制,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紧跟社会民众需求、对接学生专业兴趣,对开展好本项目至关重要。

三、项目方案

(一)项目概述。

青岛市市北区是老城区,辖区内化工机械工厂密集、移动通讯互联网基础建设迅速、旧城改造新居民区新商务楼盘众多,由此导致大型机械设备包括动车地铁投入使用、大批移动通讯发射基站在楼顶或者居民小区内部、搬迁新楼房以及新商务楼装修材料等引发“核辐射”让周围民众心生恐惧,他们接连不断给政府或企业言辞激烈提要求甚至时常出现静坐抗议等不和谐不稳定事件。这归根结底主要还只在于民众对核辐射的认识不够或者不知如何科学预防而导致的。针对这一社会问题,本项目致力于进行“身边的核辐射”环保科普,争取让周围民众消除疑虑正确认知,也为社会和谐稳定作贡献。

项目拟通过实施“线上线下”互动模式,现下调研分析、科普宣讲、公开路演等方式的现场面对面活动,线上微信微博、微论坛、微访谈、微体验等方式的网络微行动,面向周围的政府、学校、社区、街道、工厂、企业、居民区、写字楼等区域,围绕“核辐射”产生的原因激励、破坏作用、预防办法等开展活动,依托“新媒体微行动” 平台和“一传百、百传千、千传万”路径进行广泛、具体、有效的“核辐射”环保科普活动,把“环保”和“科普”有机统一并互动共融在整个项目的实施中。

项目争取实现覆盖青岛市北区10-15万民众,引导他们对核辐射这一贴近生活、聚焦关注的“身边环保问题”的科学认知和正确防范。

(二)项目实施目标。

1.实现对青岛市北区10-15万民众的覆盖,力争使他们对“身边的核辐射”有初步了及一定程度的科学认知和防范;

2.选择“核辐射”相对突出的区域从社区居民中培训30-50名骨干志愿者,以实现“核辐射”环保科普的常态化和持续化 ;

3.推出微视频微论坛微访谈微体验200余分钟20余场次、单页5种150000张、挂图2种24张、宣传展板6块、培训讲座5场、巡展8场、路演4次、现场咨询服务8场次;

4.形成一份较为详实的调研报告供政府部门决策参考。

(三)实施地域、受益对象。

实施地域以青岛市市北区老工业基地改造辖区为重点,包括:

一是大型化工橡胶机械等大型机器设备作业企业周边的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包括青岛橡胶六厂、青岛火车北站等4家上市企业周围的长期居住居民约30万人(45岁以上中老年人),他们长期受工厂机械作业影响,对“核辐射”忧虑重重。

二是新建居民小区尤其是新建移动通信基站较为集中的小区,包括幸福家园、金秋小区等10个小区搬迁居民约20万人(工薪族中青年人),他们担心室内装修材料和楼盘新建发射基站辐射影响。

三是大型广场商场等居民活动集中的公共场所,包括海琴广场、万达广场等5个广场,这里居民流量大进行面上普及。

争取实现对5万人影响而带动更多人认知核辐射进而消除恐惧。

(四)项目进度安排:项目实施的主要活动内容、时间、地点。

1.组织开展志愿者招募及培训工作(05-06月)

选拔招募志愿者并进行培训,邀请资深环保人士、环保环保明星、政府领导、专家教授对“核辐射”产生、危害、预防以及政策等进行讲解,增强志愿者专业性、专家化。

2.利用暑期集中开展专题调研活动(07-08月)

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形式,走进工厂街道社区商场开展专题调研,进一步摸准情况、找准居民的关注点和切实需求。

3.开展“四进”和“路演”活动(09-12月)

针对前期专题调研数据,组织博士、教授与学生志愿者一道进街道社区、进工厂企业、进学校商场、进党政机关之“四进”以及公共场所“路演”,通过讲解展板、发放单页、播放视频等形式,从学理角度向居民讲解环保问题和重要性。

4.构筑新媒体“微行动”推广平台(09-04月)

构筑新媒体网络交流平台,创建微信公共帐号、开通微博,开展微访谈、微体验、微论坛等“微行动”环保科普活动。邀请热心人士开展“微访谈”活动,邀请微博网友举行“身边的环保”专题“微论坛”。

5.总结完善建立群众性接地气长效机制(05-06月)

适时总结项目成果和运行机制,实现项目方法做法的传递和复制,使项目能持续长效开展下去。

(五)项目创新性:项目的特点,及与其他同类社会服务项目的独创与区别。

第一,实施思路上创新。发挥材料学科志愿传统优势和专家教授资源,把“环保”和“科普”两个核心元素有机融合在“志愿实践”中,推动环保与科普的互动,目前这一做法尚属首次。

第二,方法路径上创新。发挥线上新媒体“微行动”平台功能,深化传统志愿服务做法优势,推动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力争形成强大的宣传舆论氛围。

第三,运行机制上创新。组建专家教授、环保明星、学生干部、青年学生为主要成员的志愿者团队,组建重点服务队和子课题小分队,通过“一传百,百传千,千传万”方式,定期与不定期结合推进,形成“以点带面、层级实施、全员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

(六)项目实施风险应对策略。

1.居民、社会和政府对这一问题的接受程度、认可程度和支持程度是首要难点和瓶颈。志愿者只有取得街道社区、工厂企业、本地居民的信任才能开展好调研、宣讲、路演和系列“微行动”,这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里深入细致的交流协商。

2.志愿者的专业背景、时间投入及资金注入、政策支撑是第二难点。志愿者中教师的时间安排有变数,学生的上课时间不同、专业不同,会影响项目深度和广度。项目经费和政策支持则关系物资调配和持续开展。

(七)项目解决的问题与社会效益。

对于志愿者:践行志愿服务精神,锻炼社会活动能力,培养新媒体的管控应对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

对于民众:消除克服“核辐射恐惧”,科学认知、合理预防“身边的核辐射”,能积极主动学习“核辐射”知识,进而从身边小事做起身体力行避免“核辐射”。

对于社会:营造科学认知“核辐射”、正确理解应对“核辐射”的良好氛围和绿色生态,提升居民科素养。

对于政府:为政府决策部门提供处理应对“核辐射”污染的参考依据。

 

2014年10-2017年7月期间,先后8次组织环保志愿者深入洛阳路街道、幸福家园、金秋小区等街道社区,通过多媒体课件、VCR短片、视频、动画、图片或者以话剧小品等艺术节目形式累计为1000余名社区居民普及核辐射、核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引导群众正确认识“核辐射和核知识”。

 

关闭窗口
 
您是第 位访客
 

365bet体育投注官网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郑州路53号
电话:0532-84022814  邮编:266042